强发少阴汗,动其经血,从口鼻目出,名曰下厥上竭。均宜五苓散,多服暖水,令微汗出,外解太阳,内利停水则愈。
每服七、八、九丸,用巴豆半粒擂烂,冷白汤送下。春温夏热秋清凉,冬气冷冽令之常,伤之四时皆正病,非时有气疫为殃。
气为阳,血为阴。急用此方,茶调团围敷颈上截血,疮口边亦用此敷,军中方口。
发于阳者,为痈、为热、为实;发于阴者,为疽、为冷、为虚。每服五十丸,随病上下服之。
投之热药,则肌肉无元气,不足以当之,徒增苦。【注】伤寒颐毒,皆因汗下失宜,毒热挟少阳相火上攻而成也。
或言煎至几分,亦如此法。二日,身热谵语、阳明也;腹满不欲食、太阴也。